同组照片
集群编号:
版权所有©严禁批量下图、非法去水印!
刘赛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
拍摄时间:2018-08-13
上传时间:2023-02-04 11:14:10
像素:6016 × 4016
大小:14. MB
为害部位:
为害症状:
是否可信:
图片描述:
图片标签:
图片类型:田间
版权信息:CC-BY-NC

成虫:体长约6mm,翅展13~15mm。头部橘黄色,两侧有白色条纹。下唇须向前平伸,背面黄褐色,腹面白色。触角黄褐色。胸腹部背面黄褐色,腹面及足白色。前翅、后翅橙黄色,前翅有2条深红色带状纹,后翅顶角深红褐色,后变为淡黄色。
幼虫:共4龄,成熟幼虫体长16~18mm,体黄绿色至紫红色。头部浅褐色,有深褐色点状花纹,沿蜕裂线有“八”字纹,单眼区有黑色和白色斑。前胸背板两侧和后缘黑色,从中胸至腹部第8节背面每节有黑色毛瘤3对。气门黄色,气门筛黑色。腹足趾钩为双序缺环。
蛹:长8~10mm,黄棕色,臀棘黑褐色,铲型,端部有8根白色刚毛。

主要为害唇形科药用植物紫苏、糙苏、泽蓝、大麻叶泽蓝、丹参、南欧丹参、留蓝香、薄荷等。紫苏野螟以幼虫卷叶剥食紫苏叶片、咬断植株嫩梢、叶柄等,被害株率可达30%以上,严重影响紫苏生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