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组照片
集群编号:
版权所有©严禁批量下图、非法去水印!
陈君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
拍摄时间:2007-03-01
上传时间:2023-03-27 08:45:31
像素:1280 × 960
大小:0.5 MB
为害部位:
为害症状:
是否可信:
图片描述:
图片标签:
图片类型:田间
版权信息:CC-BY-NC

雌成虫:椭圆形,无翅,体长5~6mm,宽3.7~4.2mm,橘红色,背面隆起,有较多黑色细毛,体背覆盖一层白色颗粒状蜡粉,腹部附有白色蜡质卵囊。雄成虫:体瘦小,长约3mm,翅展约8mm,胸部褐色,腹部橘红色,前翅狭长,灰褐色,后翅退化为匙形。
卵:长椭圆形,初产时橙黄色,后变为橘红色。若虫:1龄时椭圆形,体红色,眼、触角和足黑色,腹部末端有3对长毛。2龄若虫背面红褐色,上覆盖淡黄色蜡粉,体表多毛,雄虫明显较雌虫体形长,行动活泼。3龄若虫红褐色,触角已增长到9节,体毛更为发达。
蛹:橘红色,眼褐色,触角、翅芽和足均为淡褐色,腹末凹陷成叉。茧:长椭圆形,由白色疏松的蜡丝组成。

除为害化橘红外,还可为害柑橘、苹果、梨、桃、桑、棉、枇杷、栗等50余科250多种植物。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于枝干、叶片和果实上为害,吸取汁液,造成叶片发黄、枝梢枯萎、树势衰退,甚至整株枯死,有的还能诱发煤烟病,危害极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