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组照片
集群编号:
pests-insects-358
版权所有©严禁批量下图、非法去水印!
徐常青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
拍摄时间:2012-09-05
上传时间:2023-02-08 13:36:26
像素:4896 × 2752
大小:0.7 MB
为害部位:
为害症状:
是否可信:
图片描述:
图片标签:
图片类型:田间
版权信息:CC-BY-NC

成虫:体长30~35mm,翅展约145mm。触角羽毛状。体表有浓白色绒毛。翅粉绿色,被有白色短绒毛,前翅前缘暗紫色,翅外缘黄褐色。中室末端有一个眼斑,中间呈长条透明状,外侧黄褐色,内侧内方橙褐色,外方黑色。翅脉灰黄色,明显。

卵:球形稍扁,直径约2mm。初产暗绿色,渐变成灰白至灰褐色,顶端凹陷。卵以胶状物黏连成片,几粒至几十粒不等。

幼虫:一般为5龄,少数6龄。老熟幼虫体长62~80mm,头较小呈绿褐色,体黄绿色。中后胸及第8腹节背面毛瘤较大,顶端黄色,基部黑色。其余各节毛瘤较小,顶端橘红色,基部棕黑色。第1~8腹节气门线上侧赤褐色,下侧黄色。臀板中央及臀足后缘棕红色,化蛹前幼虫体色变为棕褐色。

蛹:长约45mm,短纺锤形,尾部稍尖,体赤褐色。额区有一浅黄色三角斑。

茧:灰褐色,长卵圆形,全封闭式,茧外常有寄主叶片或杂草灌木叶片包裹。

为害药用植物山茱萸、丹皮、杜仲及果树、林木等。其幼虫取食叶片,严重时可将全叶吃光,高龄幼虫还能把叶柄吃掉,大发生年份常造成中、幼树枝枯死或整株死亡,对山茱萸树的正常光合作用及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