侧柏毒蛾 Parocneria furva / 侧柏
科属分类
动物界 Animalia
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
昆虫纲 Insecta
鳞翅目 Lepidoptera
毒蛾科 Lymantriidae
柏毒蛾属 Parocneria
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
昆虫纲 Insecta
鳞翅目 Lepidoptera
毒蛾科 Lymantriidae
柏毒蛾属 Parocneria
中文俗名
分布区域
分布于辽宁、山东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江苏、浙江、四川、湖南等地。
形态描述
成虫:翅展17~33mm,体长14~20mm,灰褐色。雌蛾触角灰白色,短栉状,前翅浅灰褐色,鳞片极薄,近中室处有一暗色斑点,后翅浅灰色,带花纹。雄蛾触角灰黑色,羽毛状,前翅花纹完全消失,近中室处的暗色斑点较显著。腹部浅灰色,密布鳞毛。
卵:扁球形,直径约0.8mm,初产时青绿色,有光泽,后渐变为黄褐色,孵化前变为黑褐色。
幼虫:老熟幼虫体长22~24mm,近灰色,胸腹背面有青灰色纵带纹,其两侧镶有不规则的灰黑色斑点,相连成带。体节上有毛瘤,其上着生长短不等的刚毛,尤以胸气门前毛瘤上的刚毛最显著,伸向头前侧方。
蛹:初为青绿色,后变黄褐色,体被白色细毛,腹部各节有灰褐色斑点,腹末具极深褐色钩状臀棘。
卵:扁球形,直径约0.8mm,初产时青绿色,有光泽,后渐变为黄褐色,孵化前变为黑褐色。
幼虫:老熟幼虫体长22~24mm,近灰色,胸腹背面有青灰色纵带纹,其两侧镶有不规则的灰黑色斑点,相连成带。体节上有毛瘤,其上着生长短不等的刚毛,尤以胸气门前毛瘤上的刚毛最显著,伸向头前侧方。
蛹:初为青绿色,后变黄褐色,体被白色细毛,腹部各节有灰褐色斑点,腹末具极深褐色钩状臀棘。
形态照片
为害部位
茎,叶
为害症状
为害特点
以幼虫取食侧柏的嫩芽、嫩枝造成为害。林木受害后,叶片尖端被食,基部光秃,轻则树枝梢部枯黄,严重的整株树叶被吃光,大部分嫩枝皮层被食,整株枝叶枯黄变干趋于死亡,林木2~3年内不长新枝,生长势衰退,引发天牛、小蠹虫等害虫侵入,致使部分侧柏死亡。
发生高峰期
3月 | 4月 | 5月 | 6月 | 7月 | 8月 | 9月 | 10月 | 11月 | 12月 | 1月 | 2月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
春 | 夏 | 秋 | 冬 |
发生规律
1年2~3代,以卵在侧柏鳞叶上越冬。越冬卵2月下旬开始孵化,3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,4月下旬大量幼虫进入成熟龄期,食叶量大增,5月是为害盛期,5月中旬幼虫开始化蛹,6月上中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。6月上旬孵化出第1代幼虫,6月下旬为孵化盛期,7月上中旬发生为害,7月底至8月初是为害盛期,8月下旬至9月上旬第1代成虫集中羽化,8月底以前产出的卵尚能继续发育,9月初以后产出的卵为越冬卵;第2代成虫于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出现,产卵越冬。侧柏毒蛾危害季节性很强,主要发生在春、夏两季,第1代比越冬代为害重。幼虫5~7龄:越冬代幼虫5龄,第1代幼虫5~7龄,第2代幼虫5~6龄。初孵幼虫取食叶尖和边缘成缺刻状,3龄后取食全叶,4龄后食叶量大增,占总食叶量的90%以上。幼虫多在夜间取食,白天隐藏在树皮裂缝、枝叶丛中。2龄幼虫能吐丝下垂,随风迁移为害;3龄后受惊时可直接由叶落下。老熟幼虫在树皮缝、叶丛中等处吐丝结茧,经1~3天预蛹期后化蛹。成虫多于夜间至上午10时羽化,白天多静伏在树冠枝叶上很少活动,傍晚后飞翔寻偶交尾。雌雄交尾1次,产卵期2~5天,每雌产卵40~193粒。卵成堆产于小枝或叶上,每块卵3~32粒,以树冠向阳面及林缘木产卵最多。成虫趋光性强。
防治方法
1. 农业防治 改造侧柏纯林,营造混交林,提高树木抗虫害能力。加强林木抚育管理,对郁闭度较大的林分适时进行修枝、间伐,使林分通风透光,促进林木生长,增强树势;改善林内卫生环境,清除林下枯枝落叶和杂草,并集中烧毁;对受害林木少且集中的林分,可人工摘除卵块;在4月下旬、7月上中旬大量幼虫进入成熟龄期,敲树振落幼虫集中消灭;5月下旬和8~9月的蛹期,在树叶、树皮缝处人工摘蛹,然后集中烧毁。
2. 物理防治 利用成虫趋光性,在6月上中旬、8月下旬至9月上旬、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成虫羽化期,林间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。
3. 生物防治 侧柏毒蛾天敌种类多,已知的寄生性天敌:卵期有跳小蜂,幼虫期有家蚕追寄蝇、狭颊寄蝇,蛹期有黄粗腿小蜂、黄绒茧蜂;另外,幼虫期、蛹期还有鸟类、蜘蛛、蚂蚁、螳螂等捕食性天敌。应保护利用天敌。
4. 化学防治 幼虫期用青虫菌粉或苏云金杆菌粉剂喷雾防治,或选择适宜药剂进行喷雾防治。
2. 物理防治 利用成虫趋光性,在6月上中旬、8月下旬至9月上旬、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成虫羽化期,林间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。
3. 生物防治 侧柏毒蛾天敌种类多,已知的寄生性天敌:卵期有跳小蜂,幼虫期有家蚕追寄蝇、狭颊寄蝇,蛹期有黄粗腿小蜂、黄绒茧蜂;另外,幼虫期、蛹期还有鸟类、蜘蛛、蚂蚁、螳螂等捕食性天敌。应保护利用天敌。
4. 化学防治 幼虫期用青虫菌粉或苏云金杆菌粉剂喷雾防治,或选择适宜药剂进行喷雾防治。
登记农药(截止2024年) 共0条
登记证号 | 农药名称 | 有效成分含量 | 剂型 | 类别 | 毒性 | 持证人 |
---|
为害照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