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兜铃凤蝶 Sericinus montela / 马兜铃

科属分类
动物界 Animalia
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
昆虫纲 Insecta
鳞翅目 Lepidoptera
凤蝶科 Papilionidae
Sericinus
中文俗名
白凤蝶;丝带凤蝶
分布区域
国内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山东、安徽、四川等地。
形态描述
成虫:体长20~23mm,翅展约60mm。体黑色,触角短,复眼附近及胸侧有红色毛,腹部腹面有1红线及黄白斑纹。雌雄异型。雄蝶基色较雌蝶为淡。雌、雄蝶有春夏型之分。夏型大,尾状突起长。雄蝶翅淡黄色,前翅中室中央、横脉上、翅顶角及各翅室有黑色斑纹,后翅从前缘到臀角有弧型黑斑,臀角附近有红色区及蓝色斑点,雌蝶密被淡褐色斜形带纹,后翅亚缘带中有l红色斑纹。春型小,尾状突起较短。雄蝶前后翅亚缘带上均有红色斑点,雌蝶翅斜形带纹明显黑色。
卵:半球形,直径约1mm,顶部稍突起,初产乳白色,后渐成淡棕色至咖啡色。
幼虫:共5龄。成熟幼虫体长约25mm。体黑色。从前胸至腹部第8节每节有类似枝刺状突起物2对,第9腹节1对,其中以前胸中间1对最长,黑色,基部有黄色环,形似触角,后胸中间1对次长,其余各节突起较小,黄色,基部色深,端部色浅。臀板中间黑色,两边及后缘黄色。
蛹:体长17~20mm,黄褐至黑褐色,腹部及体背颜色较浅,胸部色较深。头部下唇须位置有1对叶状突起。翅基部和胸背部向后隆起。腹部最末5节背面有刺状突起物,前2节各两对,后3节各1对,刺突顶端黑色,腹部侧面有两对较小的刺状突。
形态照片
  • 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17160]©刘赛 2022-08-21
  • 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17161]©刘赛 2022-08-21
  • 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17162]©刘赛 2022-08-21
  • 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17163]©刘赛 2022-08-21
  • 穿龙薯蓣 马兜铃凤蝶[14390]©李欢乐 2023-06-04
  • 穿龙薯蓣 马兜铃凤蝶[14391]©李欢乐 2023-06-04
  • 穿龙薯蓣 马兜铃凤蝶[14392]©李欢乐 2023-06-04
  • 穿龙薯蓣 马兜铃凤蝶[14393]©李欢乐 2023-06-04
  • 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19001]©陈君 2018-05-18
  • 穿龙薯蓣 马兜铃凤蝶[14394]©李欢乐 2023-06-04
  • 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19002]©陈君 2018-05-18
  • 北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9146]©徐常青 2018-05-18
  • 北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9147]©徐常青 2018-05-18
  • 北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9148]©徐常青 2018-05-18
  • 北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9149]©徐常青 2018-05-18
  • 北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9150]©徐常青 2023-01-31
  • 北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9151]©徐常青 2023-01-31
  • 北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9152]©徐常青 2018-05-18
  • 北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9153]©徐常青 2018-05-18
  • 北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9154]©徐常青 2018-05-18


  • 为害部位
    为害症状
    缺刻
    为害特点
    主要为害药用植物马兜铃。幼虫取食马兜铃叶片、嫩茎和幼果,严重时仅剩光秆,影响马兜铃药材的生产。
    发生高峰期
   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
    发生规律
    1年发生3~4代,以蛹在枯叶下、土缝中或土表内越冬。次年4月中旬越冬蛹开始羽化为成虫。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参差不齐,以后各代发生期很不整齐,世代重叠普遍。马兜铃凤蝶各世代历期35~45天。因春季气温低,变化大,第1代卵历期较长,一般15~20天,以后各代卵历期逐渐缩短。第2~4代卵历期为7~9天,幼虫期14~15天,蛹期7~8天,成虫寿命2~6天,第3代部分蛹往往不继续发育羽化为成虫而停育进入越冬状态。
    成虫白天活动,吸食花蜜为补充营养,早晚和阴雨天气栖息在杂草丛中及马兜铃的藤叶上。成虫多数在早晨露水未干前交配,此时成虫活动能力低,极易捕捉。成虫有多次产卵的习性,每次产卵15粒左右,集中排列成片,每雌可产卵260粒左右。越冬代早期羽化的雌虫,产卵于马兜铃宿根周围的枯草秆上,马兜铃萌发出土后,则产卵在刚出土的墩茎上,往往靠近土面,不易被发现。以后各代的卵均产在马兜铃的叶片,嫩茎和幼果上。
    幼虫孵化后,多集中在嫩叶,嫩茎上取食,先啃食表皮,然后咬穿成孔洞。1~3龄幼虫有群集习性,3龄以后才分散为害。此时食量猛增,若不及时防治,可将马兜铃叶片、嫩茎,果皮吃光,仅剩光秆。幼虫有假死性,一遇惊动,臭腺翻出,随即分泌臭味,蜷缩落地。高龄幼虫有群集迁移习性,一处植株叶片被食光后,即迁移附近植株上继续取食为害。幼虫老熟后,先将足固定在寄主植株上,然后吐1条细丝缠绕胴部中段,将身体悬挂后化蛹。越冬世代蛹随枯枝落叶掉在地上,在杂草丛中或掩入表土层下越冬。越冬蛹暴露土表,无枯枝落叶覆盖往往死亡率甚高。冬季翻耕和春灌对越冬蛹羽化不利。
    防治方法
    1. 农业防治 马兜铃凤蝶以蛹在寄主田枯枝落叶中越冬,秋季10月下旬后,马兜铃地上部分田苗枯死,应及时处理枯藤落叶,可灭除部分越冬蛹;春季4月上旬翻土春灌,能消灭尚未羽化的越冬蛹;在马兜铃生季长节,结合田间管理,可人工捕捉幼虫,摘除植株上的蛹。
    2. 生物防治 马兜铃凤蝶的天敌主要有凤蝶赤眼蜂,对马兜铃凤蝶卵寄生达20%以上。蛹常被姬蜂寄生,寄生率一般为20%~40%。这两种寄生蜂对马兜铃凤蝶的为害有重要控制作用。此外,瓢虫、蜘蛛、螳螂也能扑食马兜铃凤蝶的幼虫和蛹。要保护和利用天敌,及时调查卵寄生率,保护被寄生卵和蛹,利于天敌繁殖。充分利用天敌的控制作用,尽量不施或少施农药。
    3. 化学防治 在马兜铃凤蝶幼虫发生量大的情况下,可及时施用农药防治,将幼虫消灭在造成为害之前。但在花期和幼果期易造成药害,应禁止使用。
    登记农药(截止2024年) 共0条
   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
    为害照片
  • 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17160]©刘赛 2022-08-21
  • 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17161]©刘赛 2022-08-21
  • 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17162]©刘赛 2022-08-21
  • 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17163]©刘赛 2022-08-21
  • 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19001]©陈君 2018-05-18
  • 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19002]©陈君 2018-05-18
  • 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21231]©刘赛 2024-08-19
  • 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21232]©刘赛 2024-08-19
  • 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21233]©刘赛 2024-08-19
  • 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21234]©刘赛 2024-08-19
  • 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21235]©刘赛 2024-08-19
  • 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21236]©刘赛 2024-08-19
  • 马兜铃 马兜铃凤蝶[21237]©刘赛 2024-08-19
  • 查看更多照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