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绿异丽金龟 Anomala corpulenta / 麦冬

科属分类
动物界 Animalia
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
昆虫纲 Insecta
鞘翅目 Coleoptera
金龟科 Scarabaeidae
Anomala
中文俗名
分布区域
除西藏和新疆外遍布全国。
形态描述
成虫:体长15~22mm,宽8.3~12mm。长卵圆形,背腹扁圆,体背铜绿具金属光泽,头部、前胸背板和小盾片颜色较深,鞘翅颜色稍浅,唇基前缘、前胸背板两侧呈浅褐色条斑。前胸背板发达,前缘弧形内弯,侧缘弧形外弯,前角锐,后角钝。臀板三角形黄褐色,常具1~3个形状多变的铜绿或古铜色斑纹。腹面乳白、乳黄或黄褐色。头、前胸、鞘翅密布刻点。小盾片半圆,鞘翅背面具2纵隆线,缝肋显,唇基短阔,呈梯形。触角呈鳃叶状9节,黄褐色。前足胫节外缘具2齿,内侧具有内缘距。胸下密被绒毛,腹部每节腹板具毛1排。前足爪分叉,后足、中足爪不分叉。
卵:白色,卵壳表面光滑,初产时长椭圆形,长1.65~l.94mm,宽1.3~l.45mm,后逐渐变为近球形,长约2.34mm,宽约2.16mm。
幼虫:老熟幼虫体长约32mm,头宽约5mm。体乳白,头黄褐色近圆形,前顶刚毛每侧各为8根,成一纵列;后顶刚毛每侧4根斜列。额中刚毛每侧4根。肛腹片后部复毛区的刺毛列各由13~19根长针状的刺组成,刺毛列的刺尖常相遇。刺毛列前端不达复毛区的前部边缘。
蛹:体长约20mm,宽约10mm。椭圆形,裸蛹,土黄色,雄末节腹面中央具4个乳头状突起,雌则平滑。
形态照片


为害部位
为害症状
缺刻
为害特点
成虫主要为害柳树、榆树、落叶松、云杉等几十种树叶,幼虫取食多种苗木根部。幼虫为害麦冬时咬食其根部形成虫窝,在早期影响麦冬块根形成,后期咬断须根使块根感病菌腐烂,地上部叶片变黄萎蔫,严重时整株枯死,造成缺苗断垄。
发生高峰期
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
发生规律
1年1代,以2~3龄幼虫越冬,次年4月越冬幼虫上升至表土为害,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为化蛹期,7月上中旬至8月是成虫发生期,7月上中旬是产卵期,7月中旬至9月是幼虫为害期,10月中旬陆续进入越冬。1龄和2龄幼虫发育快,龄期短。1龄幼虫发生在7月上旬,历期19~31天;2龄幼虫历期17~28天,3龄幼虫历期241~285天,成虫平均寿命28天。初孵幼虫黄白色,后变为黄褐色,并爬行取食。幼虫为害盛期在8~9月,多在20cm的土层中活动,当温度低于10℃时幼虫向深土层移动越冬,次年温度回升后,越冬幼虫迁回土表为害。5月中旬进入预蛹期,5月下旬开始化蛹,蛹历期14.6天。成虫有趋光性和假死性。成虫羽化后3~5天开始活动,白天在土中潜伏,夜间活动。傍晚成虫先行交配然后取食,可以多次交尾,多发生在21时前。交配为背负式,历时30分钟,成虫出土7天后即可交配,交配5天后开始产卵,每雌可交配产卵1~2次,产卵于6~16cm深的土中,单雌平均产卵约40粒,卵期10天。
防治方法
1. 农业防治 早春清除地边、沟里杂草,消灭成虫;秋季翻地,把越冬成、幼虫翻至地表,冻死或被天敌捕食;秋末冬灌,降低幼虫数量。
2. 物理防治 成虫发生盛期用灯光、糖醋液诱杀成虫;有机肥施用前应充分腐熟,杀死其中的卵和幼虫。
3. 化学防治 金龟子出土期间,在田埂、地边金龟子聚集活动的地方喷洒化学药剂;刮去成虫喜食树皮上的粗皮,在树干上涂高效低毒化学农药;取20~30cm长的榆、杨、槐带叶枝条,将基部泡在内吸药液中,10余小时后取出树枝捆成把堆放诱杀;将50kg麦麸炒香,用饵料拌药剂诱杀害虫。
登记农药(截止2024年) 共0条
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
为害照片
查看更多照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