瓣蕊唐松草
Thalictrum petaloideum L.

科属分类
毛茛科 Ranunculaceae
唐松草属 Thalictrum
中文俗名
唐松草,马尾黄连,花叶松草,肾叶唐松草
病虫概况
分布区域
生于海拔500-3000米的山坡草地。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青海、安徽、河南、四川。药材主产于四川、青海、甘肃、宁夏、山西、河北、内蒙古。
形态描述
多年生草本,高20-80厘米。全株无毛。茎直立,上部分枝。叶互生;叶柄长达10厘米,基都有鞘;叶为三至四回三出复叶或羽状复叶;小叶草质,倒卵形、菱形或肾壮圆形,长3-12毫米,宽2-15毫米,先端钝,基部圆楔形或楔形,3浅裂或3深裂,裂片全缘,网脉不明显;小叶柄长5-7毫米。复单歧聚伞花序伞房状;花两性,花梗长0.5-3厘米;萼片4,花瓣状,卵形,长3-5毫米,白色,早落;花瓣无;雄蕊多数,长5-12毫米,花丝上部比花药宽,基部狭窄,花药狭长圆形,先端钝;心皮4-13,无柄;花柱短,柱头生于腹面。瘦果卵形,长4-6毫米,有8条纵助,无柄,宿存花柱长约1毫米。花期6-7月,果期7-9月。
药用部位
以根及根茎入药。中药名: 瓣蕊唐松草。
病害列表 共0条
中文名 为害情况
虫害列表 共0条
中文名 为害情况
登记农药(截止2024年) 共0条
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
农残限量 共0条
产品名 农药名 限量值 标准来源 备注
文献记录
植物照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