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斛篓象/Nassophasis sp.
科属分类
动物界 Animalia
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
昆虫纲 Insecta
鞘翅目 Coleoptera
象甲科 Curculionidae
Nassophasis
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
昆虫纲 Insecta
鞘翅目 Coleoptera
象甲科 Curculionidae
Nassophasis
中文俗名
分布区域
目前仅发现分布于云南。
形态描述
成虫:体长7~14mm,宽2.2~4.5mm,雌虫平均体长略大于雄虫;初羽化成虫红褐色,后慢慢变黑色;喙显著,适度弯曲;触角黑色,着生在喙1/3处,柄节略长于鞭节,鞭节6节,第1节略长于第2节,棒节卵形,顶端淡黄色;复眼黑色、光滑,呈长椭圆形;鞘翅前端最宽,至尾部逐渐变窄;鞘翅上的凹刻点组成多条纵向刻纹;背部有6个淡黄色斑点,前排4个,后排2个,较大,有的象甲不明显;足5节,腿节、胫节为红褐色,其余各节为黑色;腹部末端微露于鞘翅之外;腹部可见腹板5节,雌虫腹基部光滑饱满,雄虫腹基部凹陷。
卵:平均长约1.2mm、宽约0.8mm,初期乳白色,后期呈浅黄色;长椭圆形,表面光滑。
幼虫:老熟幼虫体长9~17mm,呈拱形弯曲,体表多皱褶,前端微向腹面弯曲,腹末端扁平,胸足退化,头部红褐色,头盖缝中间明显凹陷;初孵时乳白色,后变为淡黄色至黄色。
蛹:长8~16mm,黄色;背板7节,前胸背板呈十字形肉质突起,头管(喙)弯向胸前,翅夹在中足和后足之间,头与喙结合处(喙基端)有3对刚毛,腹部末端有1对尾须,腹部背面有若干对短小毛突,各足股节与胫节结合处均有1对短小毛突。
卵:平均长约1.2mm、宽约0.8mm,初期乳白色,后期呈浅黄色;长椭圆形,表面光滑。
幼虫:老熟幼虫体长9~17mm,呈拱形弯曲,体表多皱褶,前端微向腹面弯曲,腹末端扁平,胸足退化,头部红褐色,头盖缝中间明显凹陷;初孵时乳白色,后变为淡黄色至黄色。
蛹:长8~16mm,黄色;背板7节,前胸背板呈十字形肉质突起,头管(喙)弯向胸前,翅夹在中足和后足之间,头与喙结合处(喙基端)有3对刚毛,腹部末端有1对尾须,腹部背面有若干对短小毛突,各足股节与胫节结合处均有1对短小毛突。
形态照片
![铁皮石斛 石斛篓象[10344]©徐常青 2016-07-13](https://img.pests.cn/pic/25/2023/10344.jpg!simg)
![铁皮石斛 石斛篓象[10345]©徐常青 2016-07-13](https://img.pests.cn/pic/25/2023/10345.jpg!simg)
![铁皮石斛 石斛篓象[10346]©徐常青 2016-07-13](https://img.pests.cn/pic/25/2023/10346.jpg!simg)
为害的药用植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