麦冬黑斑病 / 麦冬
病原
链格孢(麦冬) Alternaria sp.
科属分类
真菌界 Fungi
子囊菌门 Ascomycota
座囊菌纲 Dothideomycetes
格孢腔菌目 Pleosporales
格孢腔菌科 Pleosporaceae
链格孢属 Alternaria
子囊菌门 Ascomycota
座囊菌纲 Dothideomycetes
格孢腔菌目 Pleosporales
格孢腔菌科 Pleosporaceae
链格孢属 Alternaria
中文俗名
分布区域
形态描述
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~30根束生,暗褐色,顶端色淡,基部细胞稍大,不分枝,正直或微弯,无膝状节,2~9个隔膜,15~90μm×45μm。分生孢子单生或2~3个串生,褐色,倒棒形;嘴喙短至稍长,色略淡,不分枝。孢身至嘴喙逐渐变狭,孢身具2~9个横隔膜,1~6个纵隔膜,隔膜处有缢缩,大小23~52μm×9~12μm。嘴喙0~2个横隔膜,大小5~20μm×3~4μm。
形态照片
为害部位
为害症状
为害特点
病菌为害叶片。被害叶尖端开始发黄变褐,逐渐向叶基蔓延,病斑灰褐色,病健部交界处紫褐色。有时叶片上产生水渍状褪绿斑,灰白色至灰褐色等不同颜色相间的病斑。后期全叶发黄枯死。
发生高峰期
3月 | 4月 | 5月 | 6月 | 7月 | 8月 | 9月 | 10月 | 11月 | 12月 | 1月 | 2月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
春 | 夏 | 秋 | 冬 |
发生规律
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枯叶及种苗上越冬,翌年4月中旬开始发病。病害的发展与湿度关系密切,雨季发病较重。植株长势差、衰老叶片易诱发病害。田间有明显的发病中心,温湿度条件适宜时流行快,常成片枯死。7~8月发生严重。
防治方法
(1)农业措施 ①选用叶色翠绿的健株无病株做种苗。栽种前用1:1:100波尔多液浸渍种苗5分钟后沥干栽种。②雨季及时排除积水,降低田间湿度;科学施肥,提高植株自身抗病能力;发病普遍的地块,可割去病叶的1/3,并增施肥料,待重新抽出新苗后喷施药剂进行保护性防控;采挖麦冬后及时清园,减少菌源。(2)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在清晨露水未干时每亩撒草木灰100kg;发病期间喷洒药剂进行叶面喷雾,药剂可选择4%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400倍液、10%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1500倍液、430g/L戊唑醇悬浮剂2500倍液等,每10天1次,连续2~3次。
登记农药(截止2024年) 共0条
登记证号 | 农药名称 | 有效成分含量 | 剂型 | 类别 | 毒性 | 持证人 |
---|
被害照片
![麦冬 麦冬黑斑病[19585]©丁万隆 2024-07-07](https://img.pests.cn/pic/33/2024/19585.jpeg!sim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