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手疮痂病 / 佛手
病原
柑橘痂圆孢 Elsinoe fawcettii
科属分类
真菌界 Fungi
子囊菌门 Ascomycota
座囊菌纲 Dothideomycetes
多腔菌目 Myriangiales
痂囊腔菌科 Elsinoaceae
痂囊腔菌属 Elsinoe
子囊菌门 Ascomycota
座囊菌纲 Dothideomycetes
多腔菌目 Myriangiales
痂囊腔菌科 Elsinoaceae
痂囊腔菌属 Elsinoe
中文俗名
分布区域
形态描述
分生孢子盘椭圆形。分生孢子梗圆筒形,单胞。分生孢子椭圆形,单胞,两端各有一个油球,大小6~8.5μm×2.6~3.5μm。
形态照片
为害部位
为害症状
为害特点
病菌为害叶片、嫩梢、果实,引起早期落叶、落果、枯梢,并使果质变劣。受害嫩叶初期出现退绿小点,后增大为圆锥形突起,病斑灰白色至灰褐色。一般叶背突起,叶面凹陷,叶片扭曲变形,果实被害,密生疮痴,果小,皮厚畸形。嫩枝病斑与叶上病斑相似,但突起不明显。
发生高峰期
3月 | 4月 | 5月 | 6月 | 7月 | 8月 | 9月 | 10月 | 11月 | 12月 | 1月 | 2月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 上 | 中 | 下 |
春 | 夏 | 秋 | 冬 |
发生规律
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冬。春季气温在15℃以上和多雨潮湿的环境,病斑即产生分生孢子,由风雨、昆虫传播,直接穿透接触部位的表皮,侵入为害,潜育期7天左右。新病斑再产生分生孢子,重复侵染。气温升至25℃以上时病害停止流行。若抽夏、秋梢时连绵阴雨,病害还会流行,但一般受害比春梢期轻。
防治方法
(1)结合修枝整形,剪掉病枝,集中烧毁,减少病菌来源。(2)喷药保护。一般在新梢萌动或谢花期喷药保护,可选用1:1:100波尔多液喷雾。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还有50%退菌特600倍液、70%甲基托布津1000~1500倍液等。
登记农药(截止2024年) 共0条
登记证号 | 农药名称 | 有效成分含量 | 剂型 | 类别 | 毒性 | 持证人 |
---|
被害照片
![佛手 佛手疮痂病[24597]©刘赛 2025-05-24](https://img.pests.cn/pic/16/2025/24597.heic!simg)
![佛手 佛手疮痂病[24598]©刘赛 2025-05-24](https://img.pests.cn/pic/16/2025/24598.heic!simg)
![佛手 佛手疮痂病[24599]©刘赛 2025-05-24](https://img.pests.cn/pic/16/2025/24599.heic!simg)
![佛手 佛手疮痂病[24600]©刘赛 2025-05-24](https://img.pests.cn/pic/16/2025/24600.heic!simg)
![佛手 佛手疮痂病[24601]©刘赛 2025-05-24](https://img.pests.cn/pic/16/2025/24601.heic!simg)
![佛手 佛手疮痂病[24602]©刘赛 2025-05-24](https://img.pests.cn/pic/16/2025/24602.heic!simg)
![佛手 佛手疮痂病[24603]©刘赛 2025-05-24](https://img.pests.cn/pic/16/2025/24603.heic!sim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