栀子溃疡病 / 栀子

病原
栀子拟茎点霉 Phomopsis gardeniae
科属分类
真菌界 Fungi
子囊菌门 Ascomycota
粪壳菌纲 Sordariomycetes
间座壳目 Diaporthales
间座壳科 Diaporthaceae
拟茎点霉属 Phomopsis
中文俗名
分布区域
形态描述
产生在分生孢子器内的分生孢子单胞,无色,有两种形态:一种呈近圆形,另一种为线状。
形态照片


为害部位
为害症状
为害特点
为害地上部。侵染叶片引起叶片萎蔫、黄化、脱落,侵害花芽引起花芽脱落;茎和枝干受害产生椭圆形溃疡斑,导致树皮粗糙,皱缩,木质部外露,引起地表茎干局部肿大,其直径可达正常大小的2倍以上。后期在病部出现小黑点,为病菌的子实体。
发生高峰期
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
发生规律
病菌主要经叶痕、机械伤口侵入。潮湿、荫蔽、过度密植、管理不良、植株长势差易诱发此病。
防治方法
(1)精心管理,避免造成各种损伤。不过度密植,加强肥、水管理。(2)发病后摘除病叶并及时刮除茎干上的溃疡斑。病斑刮除后创口用波美0.3度的石硫合剂涂抹消毒。
登记农药(截止2024年) 共0条
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
被害照片
查看更多照片